重磅!國際領先的制冷低溫技術通過科技成果評價 發布時間:2022-01-04 14:29:51 2021年12月30日,福建雪人股份有限公司與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共同完成的“自動控制內容積比大型氦螺桿壓縮機組關鍵技術及制冷低溫應用”項目順利通過了中科合創(北京)科技成果評價中心的科技成果評價。本次成果評價專家委員會由來自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王浚,航天低溫推進劑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劉占卿,北京科技大學能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王立,浙江大學化工機械研究所教授洪偉榮,同濟大學制冷與低溫工程研究所教授張春路,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希龍,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張朝暉等專家組成。評價委員會認為,該項目成果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難度大,創新性強,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具有重要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市場應用前景廣闊,一致通過該科技成果評價。技術成果的亮點該項目已成功應用于氫能、氦資源、大科學裝置等領域,解決了大型氦氣噴油式螺桿壓縮機組的一系列關鍵技術,為液氦到超流氦溫區國家重大低溫裝備的國產化奠定了基礎,在我國新型天然氣提氦裝置中長期可靠運行,為國內首套噸級氫液化裝備提供了重要保障。該項目開發出適用于壓縮氦氣工質的新型線,齒數比為5:7,嚙合間隙可控制在20μm以內,額定負荷工況下容積效率達到92.4%,絕熱效率84.9%,等溫效率61%。該項目開發了內容積比(BVR)四段漸進調節控制方式,BVR可調節范圍達到2.0-5.5,有效提高了機組效率和穩定性。研發了內部縱橫式分離的混合式三級油分離技術,氦氣出口油含量控制到2ppmW以下。研制了低溫特殊球墨鑄鐵壓縮機殼體,滿足了低溫環境的適應性。技術應用背景本次評價專家委員會組長王浚院士介紹了大型氦螺桿壓縮機組的應用背景,王院士表示液氦到超流氦溫區是今年兩院院士評選出的20項重要技術之一,氦螺桿壓縮機有非常大的應用前景,不僅在低溫技術應用領域,還有氦資源開發領域都大有用武之地。氦氣是人類發現臨界溫度最低的物質,利用液氦零下268.9℃低沸點的特性,可將液氦用于超低溫冷卻。氦氣壓縮機作為大型低溫系統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使用效率和壽命直接關系到整個大型低溫系統的運行成本以及穩定性。在此之前,這項低溫裝備一直是國內科學家頭疼的卡脖子瓶頸。目前,中科院理化所已經讓中國成為世界上繼德國,法國之后第三個掌握此項關鍵技術的國家。而裝置中的大型氦螺桿壓縮機組是其中的心臟設備,無論造價、能耗、穩定性等指標都是系統設備中的主要影響因素。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重大專項、超導托克馬克(人造小太陽)等多項大科學工程必須在液氦、液氫級低溫環境下運行,氦氣壓縮機作為大型低溫系統的核心部件,是實現大科學裝置低溫環境的主要方式,其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大科學工程、清潔能源、核工業廢料處理、軍工產品、癌癥治療等國家重點學科領域。2018年,公司與中科院理化所聯合研制的“HE26L766NW型氦氣噴油式螺桿壓縮機”入選國內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名單。2021年,公司生產的“兆瓦級”大型的氦氣壓縮機設備應用在國家重大科研裝備研制項目“液氦到超流氦溫區大型低溫制冷系統研制”項目,獲得-271℃溫度下百瓦級的制冷量。項目深遠意義國際領先的制冷低溫技術通過科技成果評價,體現了行業技術專家對雪人股份氦螺桿壓縮機技術的充分認可,標志著雪人股份高端技術水平邁入了新的臺階,本項技術成果是我國在科學前沿實現的重大原創突破,對推動國家科技進步和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大型氦螺桿壓縮機組關鍵技術打破了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為液氦到超流氦溫區國家重大低溫裝備的國產化奠定了基礎,為國內首套噸級氫液化裝備提供了重要保障,具有重要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市場應用前景廣闊。